2013年4月3日星期三

关于辅导员

观众问:

辅导员总是要带给别人平静,正面的情绪和鼓励。他们私底下是否也会有许多负面情绪如失落或伤感呢?辅导员在辅导工作及生活上是怎样看待及调整自己的情绪与状态?


孝恩辅导与谘商团队回答:

辅导员的生活就像一般人的生活,会面临生离死别及生活各种事物,所以辅导员也会经历一般人所经历的情绪,自然也会有失落与伤感。

同时,在陪伴个案的历程中,因为同理心及情绪上的投入,辅导员的内心会感受到痛苦或悲伤。这些情绪可能会盘踞在辅导员心中,影响其身心灵以及专业工作上的表现。如何处理这些情绪,是辅导员其中一项很重要的功课。

很多人误以为一位辅导员就必须得彻底处理完自己的生命议题,只有在完全没有问题的情况下才能帮助个案。辅导不是提供答案的工作,而是陪伴个案一起去探索, 一起想办法可以如何活得更好。因此辅导员不需要完美,不需要拥有可以回答所有的问题的能力。就像人本主义倡导者Carl Rogers提出的,辅导员应具备无条件的关怀与接纳,真诚一致的态度及正确的同理心三项特质才能促成有效的治疗。由此可见,辅导员的态度以及与个案的关 系才是重要的基础条件,而不是具备回答所有问题的知识。

有些迷思把辅导员过度理想化,认为辅导员私底下一定就是情绪控制很好,没有脾气的人。在辅导时,辅导员的责任就是以个案的福祉为优先。所以不是当辅导员不 高兴时就可以指责个案,辅导员需要觉察到指责个案是为了满足自己呢?还是为了个案福祉着想?在日常生活中,辅导员可以选择满足自己,而不是有义务为每个人 的情绪负责。而在辅导室里,辅导员的责任是以个案的福祉为出发点。但这样并不代表辅导员就必须隐藏对个案的负面情绪。存在主义大师Irvin D. Yalom提到“在与病人的真诚关系中,坦露你在当下对病人的感受是非常重要的。可是在此时此地的坦露并不是任意行为、不加区别的,也不是为了透明而透 明。所有意见必须通过一项考验:坦露这件事对病人是最有益的吗?”这些当下觉察到的情绪感受,可以转成为治疗的助力。

在谈如何处理情绪之前,「觉察」出现的情绪感觉很重要。杨蓓老师说“感觉的背后,都有些规则在指引我们该有什么感受,然而却往往不太容易找到这些规则,于 是,透过对感觉的感受之了解,会比较容易知道感觉是因何而产生。例如感觉害怕,那到底对什么害怕?也许是对「相信人」害怕,因为曾经有过被出卖的经验。” 通过了解我们情绪感觉背后的故事或规则,我们才能有机会重新用不一样的眼光去看待它。辅导员要学习去觉察自己的情绪,尤其在与个案互动的时候。

每个人处理情绪的方式都不同,辅导员也一样。辅导员在生命历程中会遇到个人生命的议题,这些议题有些沉重且超出辅导员本身的承受能力。因此辅导员也需要寻 求专业帮助,如咨询督导、寻求辅导、与同侪讨论互相支持或是去上相关课题的课程。这样做除了帮助自己,同时也是在维护前来求助的个案的利益。

辅导员在日常生活也有很多的方式处理情绪。例如有些人喜欢通过写作的方式,通过文字的叙述去回忆及哀悼失去的亲人。有些人选择与朋友分享,或通过宗教调节情绪。坊间有琳琅满目的书籍介绍各种各样处理悲伤的方式,没有所谓最好的方式,只有最适合自己的。

祝福你。

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

发起团队:孝恩辅导与谘商部门

缘起活动:生死两无憾两天工作坊(22-23/12/2012)

缘起动机:因为工作坊现场接受到高达八十则来自观众群的问题,无法在工作坊最后一天一一回答观众,深感遗憾。有鉴于此,孝恩辅导与谘商全体同仁希望能够透 过面子书来为大家一一解答。这些所有写在这里的问题,已经得到当事人的同意,资料稍微更改,在此和大家分享相关知识。

请继续浏览孝恩辅导与谘商面子书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xiaoencounselling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